青青脆脆的竹,給我們是清涼的感覺,隨風搖曳的竹,讓我們暫時遠離喧鬧的城市 。竹超然于世卻又堅韌不拔,竹林輕柔地舞動她的葉。遮蔽俗市的吵鬧、抵御烈日 的灼熱、濾過狂舞的風,用她纖弱的身軀為我們營造脫于世、飄入仙的意境。 聽,傾聽竹葉那沙沙的、微微的私語,看,靜觀那片片脆綠的、幽幽的竹林。 在我心深處散發(fā)出一種清涼的爽意和悠閑。
竹子雖無牡丹的富麗,松柏的偉岸,桃李的嬌艷,楊柳的輕盈,但它青翠欲滴,四季常青,格高韻勝,明凈而深邃。竹下品茶則綠色盈盞,竹下飲酒則翠綠滿懷。晉代有"竹木七賢"在竹林中清談,唐代"竹溪六逸"隱居于徂徠山的竹海中,縱酒酣歌,談詩論文。竹徑通幽處,人在畫中游,鄭板板贊曰:"竹君子,石大人,千歲友,四時春"真恰如其分。
沒有哪一種植物能像竹子一樣對人類文明有如此深遠的影響,東坡老先生一句"無竹令人俗"道出了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的迥然不同之處。
竹子除了清翠欲滴,四時一貫的色澤之美,也有瀟瀟的音韻之勝,更有含露吐霧,滴瀝空庭的意境之妙。有人說竹子"日出有清蔭,月照有清影,風吹有清聲,雨來有清韻"從觀賞和審美的角度,高度贊美了竹子的聲、影、意、形"四趣"。"聲趣",賈島詩"籬外青蔭接藥欄,曉風交嗄碧瑯軒";寫影趣的有陸游詩"清風掠地秋先到,赤日行天午不知";表現(xiàn)意趣的是《紅樓夢》瀟湘館對聯(lián)"寶鼎茶閑煙尚綠,幽窗棋罷指尤涼,"詩情畫意躍然紙上;寫形趣的有陳毅詩"夾道萬竿成綠海,風來鳳尾羅拜忙"瀟灑脫俗。
"無意苦爭春,一任群芳妒。"梅本不愿與凡花俗草為伴,爭奇斗艷;只求一方凈土,避群獨處。但唯有竹例外,倒不是因為它修長挺拔的外形,只在于其雖經(jīng)霜雪而不失英姿的颯爽。要去梅園,先要踏著小徑,繞過蔥翠的竹林,循曲徑訪梅的意境便在這曲曲折折中呈現(xiàn)出來。